【温州日报】温州夜消费,越夜越有“味” | ||||
|
||||
夏末秋初,夜幕四合,高温褪去,烟火气升腾。从公园路的市集、南塘街的街区,到各大餐馆酒店的小聚,各处夜市排档的狂欢,人声鼎沸,活力无限。从晚餐吃到夜宵,白天被高温“抑制”了的味蕾,在夜晚尽情释放。 作为“美食之都”,温州人会吃,能吃,敢吃,也越来越喜欢在更放松舒适的环境中释放消费活力。据温州餐饮行业协会不完全统计,近两年,温州餐饮业年实现营业收入已近200亿元,今年1-7月份我市消费餐饮业销售(营业)额同比增长11.4%。“而其中晚餐加上夜宵,发生在夜间的消费比例远远高于六成。” 温州市饭店餐饮烹饪行业协会秘书长吴洁说。越夜越有“味”,夜间餐饮消费已成为拉动消费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。 市民在永中历史街区寺前街上的小吃广场,吹着晚风,喝着啤酒,甚是惬意。梁建明 摄 融合体验场景 街区美食“入圈” 夜间的五马街熙熙攘攘,刚在“五马街老锅贴”店吃好锅贴的陈先生一出店门,看到五马雕塑,就高声招呼家人一起合影留念。“这里很有纪念意义,也和我们吃饭的地方很应景。”店里营业员告诉记者,虽然这一带锅贴店不少,但因为店面就在五马街的五马雕塑边上,不仅是外地游客,本地市民也喜欢来这里品尝“温州味道”,店里十多张桌子,每晚能翻台三四次以上。 而在平阳坡南历史文化街区,非遗技艺、历史文化与现代夜间消费场景深度融合后,街上“黄隆泰”糕点铺、“馋侯爷”馄饨、网红店铺“旺马兴”及腾蛟五香干、水头排骨泡等小吃美食,成为街区引流聚气密码,街上挤挤挨挨,都是驻足品尝美食的夜间游客。“当‘烟火气与文艺范、时尚感’共生后,夜间消费的活力和持久性,让我们的老街成为了城市品质的新亮点。”坡南历史文化街区项目实施单位平阳城投公司负责人说。通过美食等元素赋能,老街举办的“戏说坡南·平阳有好戏”活动7天吸引客流近40万人次,“筑梦平阳·偶艺绽放”活动2天吸引客流6.3万人次,续写老街“越夜越美丽”的精彩,坡南历史文化街区也成为今年温州唯一上榜第二批省级夜经济坐标(市集)名单的街区。 梧田老街上的各家特色小吃店,生意兴隆。梁建明 摄 特色错位发展 夜市排档火爆 相对于夜间街区,温州的夜市排档火爆值更是拉满。不同夜市凭借各自的特色,成为消费群体从晚餐吃到夜宵的“主战场”。 刚一开学,茶山大学城南柳夜市就挤满了年轻群体。作为大学生们的“后花园”,南柳夜市的品类主打年轻元素,不仅有朝鲜冷面、土耳其卷饼、美式牛排、日料寿司等美食,还有年轻人喜欢的山姆甜品、干酪酸奶、芋泥泡芙、傣味凉拌、泡菜臭豆腐等新奇口味。冲着价格亲民,除了大学生们,很多市民也拖家带口专程来逛夜市,从晚餐吃到夜宵。 与轨道交通S1线龙霞站仅百米距离的龙霞夜市,潮汕生腌、东北烧烤、中原卤味,与温州本地炒螺蛳、炒粉干、炒面、冷饮同场迎客。因为从出站口下来就一步之遥,美食选择也很多,吸引了来自瑞安、乐清及周边城市的短途游客食客,每到晚上上百个摊位座无虚席,夜市门口的排档一条街更是被人群挤得满满当当。记者探访当日了解到,一网红烤鱼摊,一晚能卖100多条鱼,卖完就收工。附近的一家东北烧烤摊则排起了夜市最长的队伍,每晚仅东北大油边烧烤能卖出200多串,收入5000多元。 梧田老街上的食客们。梁建明 摄 而七都夜市如同大型露营派对的模式,也成为温州夜间消费又一个新亮点。坐在露营桌前,吹着瓯江晚风,烧烤、铁板烧、各色饮料等常规夜市美食与麦饼、馄饨、杏仁腐等温州特色小吃混搭,吸引着食客们纷至沓来。一家从后备箱咖啡“扩张”到鸡尾酒、果汁饮料等周边饮品的小摊,夏日以来日销售额多次突破5000元。 “近年来我们持续努力通过‘创新+创意’多点开花释放消费潜力。”瓯海区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说。仅在瓯海,这两年就因地制宜打造了三垟街道“人间烟火”夜市、丽岙街道“星光夜市”、梧田街道“龙霞夜市”等17处规范化特色夜市,设立摊位1000余个,共举办特色市集活动30余场,日均客流11万多人次,日均销售额420多万元,绘就消费火热画卷,建设高品质消费场景,为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提供新动能。 梧田老街上的食客们。梁建明 摄 继续做热做旺 夜“味”越夜越“香” 近日,惠民路TOD地块启动招商,将汇聚全球特色美食、风味小吃、潮流饮品、创新体验式餐饮等优质品牌共聚于此,打造以海鲜排档为核心特色,融入小吃街、市集等,扩充消费维度的惠民大排档。而位于香丽园的蒲州大排档也将于近期正式启动,为温州再添一处夜经济消费生力军。 从场景交融的街区,到热闹非凡的夜市,再到光影交错的“夜区”,夜“味”越夜越“香”,温州近年来持续发力打造夜间经济生活集聚区,如近期惠民路TOD地块启动海鲜排档招商;位于香丽园的蒲州大排档也将于近期正式启动,这些都将为温州再添一处夜经济消费主场。吴洁表示,街区、夜市排档的餐饮火热、人气火爆,也代表着温州的消费潜力巨大,消费活力依然旺盛,这也为行业酒店、餐馆企业提供了更多信心和参考:只要瞄准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,餐饮市场仍然能够向上发展。 8月30日晚,洞头东岙沙滩广场,众多游客、市民正在当地组织的七夕福宴活动现场品味海鲜等美味,感受洞头传统美食文化。郑鹏 摄 8月30日晚,洞头蓝港社区海上阳台,今年5月份亮相的海上阳台项目为游客们提供了集“可玩、可逛、可吃、可拍”于一体的沉浸式滨海游览体验,吸引了许多游客观光、购物。郑鹏 摄 温州夜间消费活力也获得高度认可。省商务厅今年已确定的三批省级夜经济坐标中,温州南塘文化旅游区、忠义街历史文化街区、坡南历史文化街区、泰顺廊桥文化街等街区入选,而自2021年以来,我市已有鹿城、龙湾、瓯海、乐清、瑞安、苍南等6个区域获评省级夜间经济样板(特色),数量与杭州并列全省第一。 据市商务局透露,下半年,我市将全力推动商文旅体联动,大力发展月光经济、演艺经济、赛事经济等新型消费业态,紧抓浙BA举办契机,开展“火辣篮球夜”“灌篮市集”等主题活动,持续推进“票根欢乐购”,将更多的市外客源转化为消费客源,让温州的美食在夜晚传递温州独有的文化魅力与生活温度。 浙BA赛场外的温州“六个一”土特产市集集齐了众多温州特色美食。王木正 摄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