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> 工作动态 > 文旅要闻
温阿情深·“艺”启新程! 红原研学团赴温州市文化馆共绘民族团结情
时间:2025-09-04 14:44:44 来源:温州市文化馆 温度新闻 字号:[ ] 阅读量:

8月31日,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县的70名藏族学生与10余名老师跨越千里,走进温州市文化馆,开启一场融合书法、国画、舞蹈的沉浸式研学体验,在文化交流中厚植“中华民族一家亲”的“石榴情”。


1.jpg


初入温州市文化馆,学生们便被大厅楼顶的玻璃“金字塔”吸引。在聆听文化馆基本情况介绍后,“让文化馆成为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”的理念,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亲近文化、热爱艺术的种子。

随后,温州市文化馆舞蹈干部苏晨、美术干部金婧婧、书法干部叶小文分别担任舞蹈、国画、书法课程导师,带领同学们拉开了研学课程的帷幕。


2.jpg


书法课上墨香浓。叶小文老师用中国古代扇子的发展历程引入,讲述从扇子最原始的扇风功能开始,逐渐演化到“既要美观,又要有文化”,并给同学们展示了蒲扇、团扇、折扇等不同扇型。在教授过毛笔的使用方法之后,叶小文老师还给每个孩子分发了一把精心准备的扇子,扇子正面是叶老师亲自书写的“三省”“长乐”“嘉福”等字样,纸短情长,承载着对远道而来的孩子们最美好的期许,背面则是交由大家自己书写。大多数同学都是第一次接触书法,却是非常认真地按照老师的指导。将“温阿情深”四个字谨慎而郑重地写了一遍又一遍。


3.jpg


美术课上绘雅韵。中国画的气韵也正于宣纸上描绘。金婧婧老师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着中国画的技法。她用扇面作底,寥寥数笔,透红的西瓜便跃然纸上,很快一枚“夏日清凉扇”便制作完毕。“能用一笔,不用两笔”“能用大笔,不用小笔”,孩子们在老师的鼓励下轻触笔墨,自然的色彩自笔锋间淌出,于丹青浓淡中,传统文化的雅韵心领神会。


5.jpg


4.jpg


舞蹈课上乐飞扬,《我是一颗跳跳糖》的律动令藏族孩子们开心不已。苏晨老师用“小螃蟹”来形容横移的动作,用“大爆炸”来描述肢体伸展的程度,孩子们无一不感受到老师的生动与用心。快乐似乎也具有感染力,不觉间整个教室已被欢声笑语充满。绕圈、踢腿、旋转、蹦跳,孩子们全身心投入,将动作做得活灵活现,将曲子跳出了独特的民族韵味,仿佛自己也就真成了一颗活力四射的跳跳糖。


6.jpg


体验课结束后,阶梯教室举行了结营仪式。体验课程结束后,孩子们集中在阶梯教室里举行了一个简短而隆重的结营仪式。三位导师逐一带领学生上台展示研学体验的成果,写着“温阿情深”的扇子,字迹虽稚嫩,却包含真情实感;举起亲笔绘下的夏日清凉扇面,笑容里装的是满满的幸福;舞台上,一颗颗“小糖果”将藏族孩子的能歌善舞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
“此次由阿坝州教育和体育局主办的‘走出阿坝看世界’研学活动,不仅让红原学子走出课堂、亲身感受温州的文化魅力,更深化了温阿两地的深厚情谊。未来,我们期待开展更多元、更深入的文化交流活动,持续为两地搭建坚实的沟通桥梁。”带队老师泽郎斯基这样说道。一名红原学子也兴奋地分享:“来温州参加这次研学特别有收获,这里的艺术氛围特别浓厚。我跟着老师学习了从没接触过的舞蹈,过程特别快乐放松。回去以后,我一定要跳给家人和同学看,把这份快乐分享给大家。”


7.jpg


【返回顶部】【打印本稿】【关闭本页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