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怀版
温州旅游概况人文活动美食购物推荐路线住宿不可错过交通
温州旅游概况人文活动美食购物推荐路线住宿不可错过交通
  • 宪台牌坊位于永嘉县花坦村。据花坦村朱氏宗谱记载,该牌坊建于明弘治十八年(1505年)腊月,是当时温州知府李端、永嘉县知县刘经为前四川按察司佥事朱良以(1384~1470年)建造的。朱良以中永乐辛卯科(1411年)举人,翌年(1412年)会试登乙榜,授盱眙县学教谕,擢工部给事中,奉使云南等处,期间“申教条必文行兼举,先忠信不尚浮华”。后乞归乡里,与渔樵为侣,咏哦自乐,恬淡处世。越七年,进阶朝列大夫。
  • 国安寺千佛塔,亦称国安寺塔或国安寺石塔。它位于龙湾区瑶溪街道皇岙村五峰山东麓国安寺前,地处山岙之中。皇岙的得名和许多地方一样,是由于谐音。因三面环山,形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,故得名凰岙,后改为皇岙。近千年来,国安寺千佛塔以其挺拔的身姿,掩映在青山翠木里,历经了岁月的沧桑轮转,承载着厚重的文脉。
  • 提起老鼠山遗址,市民都非常熟悉,因为是温州市首个考古发掘的史前聚落遗址。其实曹湾山即老鼠山的别名。日前我国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,老鼠山遗址名列其中,并改名为曹湾山遗址,成为鹿城区的首个国保,填补了鹿城区无国家级文保单位的空白。 曹湾山遗址堆积丰厚,内涵丰富,出土的大量文物标本为研究温州史前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。
  • 瓯塑是温州独有的传统工艺美术品,与“乐清黄杨木雕”“东阳木雕”“青田石雕”并称“浙江三雕一塑”。瓯塑源于汉代,目前已出土最早的瓯塑文物——温州慧光塔发掘出的瓯塑梳妆盒为北宋元佑年间的产品,已近千年的历史,且已具有相当高的技艺水平。 瓯塑又名“油泥塑”,系从古代传统的堆漆工艺发展而来。它采用桐油和泥作为原材料,经过独特工艺之作而成。作品融绘画、泥塑和浮雕于一体,色彩丰富、立体感强。
  • 温州为浙江境内仅次于越窑的制瓷业集中地,始于东汉,迄今为止发现温州境内发现古窑址达200多处。自晋代开始,古人著作中多有记载瓯窑。 瓯窑胎质较密实细腻,呈灰白或浅灰色;釉色多为青色、青黄色或淡黄色,胎釉结合紧密;造型装饰别致,古朴但不失活泼;纹饰简约生动。
  • 瓯绣为温州传统民间技艺,与苏绣、湘绣、顾绣、蜀绣并称为中国五大名绣,始于唐代,是独具地域特色的东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2008年,瓯绣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 瓯绣构图精练,纹理分明,运针灵活,针法多变,绣面光亮适目,色泽鲜泡调和,兼具实用和装饰功能。
  • 瑞安八卦桥(含河西桥) (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) 年 代:宋 公布时间:2013年5月6日 八卦桥(含河西桥)位于瑞安市陶山镇陶峰村。建于南宋淳熙年间(1174-1189)。二墩三孔梁式石桥,南北走向,跨陶溪。全长25.4米,阔2.35米,中孔净跨6.42米,左、右孔净跨5.2米。桥墩每墩设方柱5根,桥面铺桥板石五条。中孔主墩两侧有副墩,每排五根石柱,上架搭石梁一根,分流并增加桥的稳定性。
  • 瑞安观音寺石塔(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) 年代:后周 公布时间:2013年5月6日 观音寺石塔在隆山乡周湖村万松山南麓。观音寺石塔始建于后周显德年间(954—960),规模恢宏。,有五进大殿。现寺晚清重建,前后两进,面阔三间,为楼阁式木塔,对于研究宋代建筑与佛教雕刻艺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。2013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 石塔概述 观音寺石塔原名千佛塔,北宋熙宁四年(1071)建成。
  • 苍南护法寺桥和塔(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) 年 代:唐 公布时间:2013年5月6日 护法寺位于望洲山下荪湖地方,即现在的苍南县钱库镇望里护法寺村。这里原有一座始建于唐大中年(847-860年)的护法院(后称护法寺),是苍南县境内原来最大的寺院,是文人雅集的胜地。民国三十三年(1944年),国民党军队在清剿大刀会时,放一把火把它烧成一片废墟,只留下寺前的桥和塔。
  • 乐清真如寺石塔(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) 年代:宋 公布时间:2013年5月6日 乐清真如寺石塔位于乐清市磐石镇重石村。真如寺,唐文德元年(888年)始建,元大德二年(1298年)重建。寺前石塔建于北宋,原有七座,现存四座,三座缺顶盖,仅一座完好。塔高5.16米,平面呈六角形。台基束腰浮雕卷草,角柱雕力士,须弥座角柱棱形,束腰雕狮兽。塔身六瓣瓜腹式 ,正面辟壸门,内置一佛像。
  • 乐清东塔 (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) 年  代:宋 公布时间:2013年5月6日 乐清东塔位于乐成镇东皋山。北宋熙宁间(1068-1077),因九牛山石塔遭雷击毁,邑令葛逢迁建于此。南宋淳熙间(1174-1189),县令赵彦晖、袁采续建。塔高约18米,砖结构,六面七级空心楼阁式。菱角牙子叠涩出檐,檐有生起,翼角微翘,檐下用四铺作平斗拱。
  • 平阳栖真寺五佛塔(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) 年代:五代后周 公布时间:2013年5月6日 栖真寺五佛塔位于平阳鳌江镇塘川罗洋村的凤山。据悉,五佛塔原有五座,现存四座。据明天顺元年(1457)《重建塔记》记载及对佛塔构件特征的考证,该塔系五代后周广顺年间(951-953)建造。栖真寺规模宏大,鼎盛时期有千余僧众。明清两朝平阳方志和民国时期史料亦显示,该寺一直是我县著名古刹。
  • 金昭牌坊 (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) 年代:明 公布时间:2013年5月6日 位于岩头镇上村。据当地《金氏宗谱》载,为明嘉靖四十四年(1565年)金昭进士及第时所建。金昭(1516-1581),字懋卿,号霞峰,明嘉靖四十四年(1565年)中进士,官至江西瑞州知府。牌坊为六柱三开间三楼式木构建筑,平面呈横长方形。高7.63米,通面宽9.90米,进深2.35米。柱子用材粗壮,覆盆式柱础,前后置抱鼓石。
  • 永嘉红十三军军部旧址(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) 年代:近代 1930年 公布时间:2013年5月6日 红十三军军部旧址----胡氏四房宗祠,在永嘉五尺乡五尺村隔岸降山头山东麓,坐西朝东偏南。系五间两进、左右廊、悬山顶、合院式木构建筑,占地1467平方米,始建于清雍正六年(1728)。
  • 泰顺玉岩包氏宗祠 (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) 年代:明、清 公布时间:2013年5月6日 包氏宗祠坐落在山岗坡地上,主体院落坐北朝南,分别由照壁、门楼、曲折甬道、大门、半月池、内台门、正厅、两厢及后厅等组成。照壁位于山坡下道路的西侧,呈弧状布置,砖砌而成;门楼木结构,三间三檐,用多道插拱承挑出檐;甬路较长,沿山坡曲折而达宗祠大门。宗祠从大门开始地势逐级抬升,很有气势。
页 / 共 8

检索到 109 条记录,显示第 1 条 - 第 15 条记录

该链接属站外链接,将无法使用辅助浏览工具! 是否继续访问?